导读:经过一年多来的发展,物联网逐步从热转到比较理性,物联网看上去市场规模很大,实际上面临的挑战还是很多,如核心技术、高端的RFID传感器80%左右都是进口的、标准太散乱无权威等。
物联网产业发展趋于理性
2009年,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在一次演讲中,提及“物联网”概念。在这之前,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考察时也视察了中科院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,他强调,要把传感技术和TD的发展结合起来。此后,物联网产业热了起来。

对于业内热炒物联网的现象,邬贺铨表示,“一开始的热也出现了一些非理性的情况,也有一些企业利用物联网的现象来炒作。总得来说,经过一年多来的发展,物联网逐步从热转到比较理性,很多地方明年会很重视物联网的发展,但是已经不像当初那样比较迷茫,可以说完全是跟风,现在思考怎么样真正把物联网应用搞起来,把物联网产业带起来。”
他认为,“从前年开始,我们有些地方对物联网情况期望过高、过急、过快,这几年看到物联网不像想象一下子起来。我认为,这才是物联网正常的发展规律,这个应用是逐步逐步开展的,而且还有很多东西需要配合。”
把物联网当做服务业来看待
“从我的感觉来讲,我们更多要把物联网作为服务业来看待。”邬贺铨说。
他认为,物联网本身与其说它是制造业,不如说它更多的是服务业,因为更多的体现在一种应用。这种应用包括在电网、交通、物流、环保、节能、医疗卫生以及在家居等等方面,这些方面从产业统计来讲,也许并不一定统计到物联网这个产业,但是从效果来看,确实会带动物联网所应用的领域的一些提升生产效率,还有实现节能减耗。
而从应用来看,邬贺铨认为,虽然应用领域可以有很多,但是很多领域上面,现在还需要创新一种商业模式。
“涉及到公众事务的领域,简单从投资回报直接产生商业利益来讲不那么容易找的。民生领域是政府需要做的,不是把商业利益摆在第一位,而是把政府为民服务摆在第一位。”邬贺铨这样表示。
六大问题制约物联网发展
“物联网看上去市场规模很大,实际上面临的挑战还是很多。” 邬贺铨说。
他认为,至少有六大问题在制约物联网发展。“核心技术,我们掌握的还是不多。比如说高端的RFID传感器80%左右都是进口的。”
而在标准上,他认为物联网标准太散乱,没有形成权威的标准,难以成为规模,难以推广。
他还表示,物联网比较重视是信息的采集、传输,但是没有重视信息的智能分析和决策。同时,安全和隐私、法律的问题也成为制约物联网发展的原因。
“物联网在很多信息技术领域应用,往往在我们国内行业是分割的,导致了行业壁垒,对应用会带来制约。”他说。
他透露,在物联网发展上,国家发改委正在部署若干个试点的示范工程,比如精准农业方面。而在资金支持上,财政部和工信部也设立了资金专项。
据了解,工信部、财政部4月联合出台物联网专项基金相关管理办法。而最近,首批5亿元物联网专项基金申报工作已启动,共有600多家企业申报。有知情人士透露称,物联网专项基金总计50亿元,预计5年内发放完毕。(宗秀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