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记者[小于])近日,关于3D工业相机的相关核心信息引发业内关注。3D工业相机作为一种通过立体视觉技术获取物体三维空间信息的设备,主要应用于工业场景的高精度检测、测量与自动化控制。
其主流技术原理多样,包括结构光、双目视觉、飞行时间(ToF)和线扫描。其中,结构光通过投射编码光或激光条纹,能使精度达微米级;双目视觉模拟人眼视差生成3D数据;飞行时间适合远距离场景;线扫描则可获取高速动态物体的3D数据。
在核心应用场景方面,3D工业相机用途广泛。在高精度检测中,可进行电池极耳折弯、焊接质量、表面划痕等缺陷检测,以及汽车零部件、半导体元件等的尺寸测量;在自动化生产里,能用于机器人引导和路径规划;还可进行三维建模与仿真,用于产品设计与虚拟测试;甚至在道路/轨道安全检测、医疗器官重建、农业食品分拣等特殊领域也有应用。
在选型时,关键参数众多,精度从微米级到毫米级不等,工作距离从近距离到远距离影响视场范围,抗干扰性方面不同技术原理表现有差异,数据接口有千兆以太网和USB 3.0可选,同时还需考虑与生产线设备的兼容性。

市场上的3D工业相机品牌丰富,有迁移科技、知象光电、图漾科技等国产品牌,也有德国Basler、美国康耐视等国际品牌。价格上,国产品牌在5万 - 10万元,进口品牌则在10万元以上。
未来,3D工业相机呈现出智能化集成、柔性生产适配和成本优化的趋势。它将与AI算法结合提升能力,通过快速换型兼容多规格产品,国产化还将降低成本推动在中小型企业的普及。